找到相关内容1155篇,用时1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如本法师答:佛教相信有上帝的存在吗?是在何天?

    年前,释迦牟尼佛(梵语Sakya-muni buddha)应化人间度化众生之时,天界的大梵天王、上帝、帝释天主、天子,皆率同无量天人,到人间听大圣佛陀演说圣法。天界众生,听完佛法,心生法喜,各个也都发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2480312410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地藏菩萨发愿:‘众生度尽,方证菩提;地狱未空,誓不成佛。’准此而言,那么地藏菩萨是否尚属菩萨身份?是否未成佛?

    )各个深具弘誓,皆建立在令六道四生完全成佛后,自己才随后而成佛,如此愿心,实乃非等闲之辈。   诸君大德应明白,这不是意谓全数的六道四生非成佛后而自己才成佛不可,而是象征诸大菩萨度化众生的弘愿是无止...  如本法师答:地藏菩萨之大愿实在真伟大,的确非一般泛泛之辈所能发得出之弘愿,若依了义佛法而论,非但是地藏菩萨有这种广大度生的胸怀,乃至所有发大心之大乘菩萨个个都具足此愿,苦不具足众生度尽,方证菩提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1121112934.html
  • 重庆华岩寺今日观音法会开坛

    菩萨如何度化众生,其善巧方便的法门即是以三十三种身分、身相来随机教化。从圣人凡夫、天魔非人、或高官或孩童,随着不同的根器,观音菩萨即以最适合的方法,现身教化,救度众人走向成佛之道。 今逢... 杨枝净水赞的梵呗声飘扬, 有如观世音菩萨以瓶中的甘露水, 清凉了种种因贪瞋痴而起的热恼。 以感怀观世音菩萨慈悲的德行, 度化众人的悲愿。 ...

    重庆华岩寺

    |重庆|华岩寺|观音法会|开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10/16403930477.html
  • 净土是律教禅密的归宿

    ]  括举佛法大纲,大致有五宗,这五宗就是律、教、禅、密、净。律是佛的身业,教是佛的教语,禅是佛的心印。佛之所以是佛,惟有这三法,佛用以度化众生的,也就是这三法。众生如能依照佛的律教禅来修持,那么,...括举大纲,凡有五宗。五宗为何,曰律曰教曰禅曰密曰净。律者佛身,教者佛语,禅者佛心,佛之所以为佛,唯此三法。佛之所以度生,亦唯此三法。众生果能依佛之律教禅以修持,则即众生之三业,转而为诸佛之三业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4145566.html
  • 中台佛教学院教育理念三环一体 ──教理、禅定、福德

    趣向内证无上解脱之道,外行弘法利生之大业。  教理  佛法是最究竟的真理,就像航海中的指南针,导引修行人回归自性,破妄显真,令行人有所依循,进而契入本具妙明真心。众生种种苦厄与烦恼,唯有佛陀所宣扬的真理能够洞悉。所以除了落实教理的薰习,更要熟悉种种方便法门以度化众生,离苦得乐。  因此佛学院的课程规划,包含了佛学与世学。除了使学僧由基础的佛学,循序渐进深研经教,以端正佛法知见;另一方面,更积极训练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5947552.html
  • 兜率陀天之殊胜

    其有“上求佛道的志愿,下化众生的悲心”昼夜常为天人说法,还往他方国土,在诸佛座下听教、闻法,待众生缘熟,即施用权巧,来人间随类示现,度化众生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53548690.html
  • 为什么佛教采用乞食制度

    佛法的洗礼。 我们今天已经享有比较优厚的物质条件,虽然不可能再以乞食的方式度化众生,然而对佛陀乞食弘法的精神应当给予高度重视,学习佛陀的那种忘我的利他精神,深入民间,了解众生的疾苦,努力开展佛教慈善事业、佛教文化事业、佛教教育事业,以佛法的甘霖,滋润每一个有情众生的心。 ...

    道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15153246.html
  • 何谓“开士”?

    何谓“开士”?  圣开法师  问:在畜生道中,也有菩萨示现弘法度众生吗?  答:有,你可查阅佛教大藏经中,有关佛菩萨因地修行,行菩萨道时,就有菩萨示现在畜  生道中弘法度生。  问:菩萨度化众生,其教化从何而入?  答:菩萨行化,身所行、口所言、心所念,随世间习俗而入。  问:何以菩萨不为名闻利养、不冀衣食呢?  答:世间凡夫众生执迷不悟,凡事都为了出名得利;而菩萨是已度尽了内众生的圣者,一  ...

    圣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5964850.html
  • 怎样验知人死后的去处

    怎样验知人死后的去处 陈柏达居士讲解 断除烦恼的圣人,死了以后,不会再投胎;除非他想行菩萨道,可以‘乘愿再来’这世间,度化众生。这种境界当然很自在。 另外有人用念佛的方式,把烦恼调伏住,凭著佛菩萨的愿力和自己的念力,可以往生佛菩萨的净土,接受佛菩萨的教化,而得成就智慧,出离苦海。 除了上面这两种人以外,死了一定会再投生,投生的地方总离不了天界、人间、阿修罗道、畜生道、饿鬼道和地狱,这就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65175799.html
  • 问:经上讲佛有大智慧。我很崇尚智慧,但是知识呢?

    ,只有掌握这些知识后,我们才有能力去帮助众生,去度化众生。但对于那些错误的、导人以愚痴、导人以犯罪的知识,我们又要远离。如果你能运用智慧去处理所学的知识,那么,知识就不会成为你的障碍,反之,如果缺乏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42477603.html